海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郭涵参加中关村三小第四届现代学校创新成果颁奖大会
2020-10-19

2020年10月13日,北京市海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郭涵、秘书长刘坦、运营部部长王媛到中关村三小万柳南校区参加中关村三小第四届现代学校创新成果颁奖大会。

北京市教委工委副书记李奕,海淀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区政府副区长张若冰,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吴谨等领导出席会议

大会上,中关村三小副校长王冬娣汇报了学校2020年创新行动的具体实施情况。据介绍,今年老师们共提交了168份创新成果,最后评出特等奖3个,一等奖29个,二等奖54个。从2017年628人次参与、项目核心人281人次,发展到2020年678人次参与、项目核心人332人次,每年参与创新行动的教师人数都在稳步增长,质量也不断提高。

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学校教学从“线下”模式切换到“线上”模式。针对这一改变,中关村三小的老师们迎难而上,发挥自己的担当与情怀,创造性地开发了“魔法小卷”、“魔法课堂”、“E-LIVE云上艺术”、“云端项目学习”等课程,确保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顺利进行。

刘可钦校长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老师们以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关注学生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考验。希望未来老师们能从学生角度出发,按照儿童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让每个学生有获得感。创新激发的活力,将老师的职业发展和儿童的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让这里成为充满无数机会和可能的“大家三小”。

郭涵理事长为获奖教师颁奖并发表讲话。她对中关村三小老师们的创新热情与创新积极性表示肯定,并欣喜地看到教育基金在推进学校创新方面起到了显著效果。她指出,中关村三小的“现代学校创新行动计划”是海淀教育基金会重点支持的项目,目的是助推学校管理及课程创新。

她表示,今后海淀教育基金会将继续关注、支持三小的发展,帮助学校完成项目的实施。同时,她希望中关村三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现代学校创新方面形成自身特色,不断创造和总结经验,充分发挥优质校的示范作用,进一步以优质资源辐射带动区域教育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影响力。

一直关注学校创新的李奕副书记,肯定了疫情期间老师们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老师们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学习项目的热情,他认为这种模式可以穿越家长和老师的角色边界,改变了教育的供给侧结构。

  • 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0号新海大厦6层北区
  • 010-82666626
  • hdjyjjh@163.com
  • 版权所有:北京市海淀教育基金会    京ICP备160287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