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喊你来“种地”!@各位家长,让您的孩子走向田间地头!
2020-09-21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

为了培养孩子们勤俭节约的品德,方案中提出要大力培育校园文化:

深入推进光盘行动。全面持续开展食堂“光盘行动”,采取多种方式激励师生吃完所购食物、不留剩饭剩菜的光盘行为,以此为抓手迅速扭转学校餐饮浪费的不良风气。结合实际制定节约用餐规范,建立泔水量等食品浪费信息定期发布机制,引导师生关注和参与学校餐饮节约,推动光盘常态化。

开展各类校园活动。精心设计活动形式及载体,围绕勤俭节约开展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日、艺术节、读书读报、征文演讲等日常性活动;利用世界粮食日、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等契机开展专题教育,加强粮食安全宣传。把勤俭节约作为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内容,组织编排展演一批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作品,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

加大社会实践体验。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田间地头和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等场所,广泛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并形成制度,城市中小学校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农村中小学校要因地制宜开展种植养殖体验,支持大学在食堂建立育人实践基地。通过社会实践、劳动体验,让学生切身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真正形成尊重劳动和爱惜食物的思想意识。

其中“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田间地头和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北京市许多中小学近些年开展了各式特色课程或活动,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劳作的辛苦和快乐。

来看看近些年北京这些学校是如何带着学生们“玩转”田间地头吧~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

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小学部的西南角上,有一方“半亩棉田”;在这方田地上,孩子们感悟四季节气更替,观察棉花生长过程,亲自体验劳动乐趣。

北京中学

对于北京中学的学生来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并不是课本上干巴巴的文字,而是学生们活生生的切身体验。

因为在校园东侧,学校设置了一处菜园,除了麦子之外,黄瓜、辣椒、油菜、向日葵…...各种时令作物在不同季节里迎风生长,点缀着孩子们的校园生活,让孩子们在都市校园里能够体验一番农耕的喜悦。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

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里,有一处“种植园”,学生们就是“种植园”里的主角,播种、除草、施肥,既体验劳动的快乐、辛苦,又沉浸在生活的乐趣中,还培养了孩子的综合劳动技能和观察能力。

北京市海淀区台头小学

北京市海淀区台头小学将校园划分出一块“时珍圃”,主要种植板蓝根、景天、金银花、牡丹、芍药等中药材,以供学生了解和学习。

学校还推出了“儿童园艺师课程”“水稻课程”等,让孩子们接触真正的农耕。

在学校的田地里,每位学生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米菜园”。每位承包“菜园”的同学,都有一个为期三个月的责任期。在此期间,从第一次播种、到最后的成熟采摘,期间一切除草、除虫、施肥等工作,都需要“责任人”亲自承担。

对外经贸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

借助北京市“学农实验校”项目,贸大附中初中部开设了有趣别致的学农课程,设置了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涵盖社会服务、设计制作、一般性劳动、生产劳动等四个方面。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将农田搬到了屋顶,一年四季,学校天台的农田里,会种上不一样的农作物。每个学生都是这些农田的主人,从播种到收获,学校的学生们都可以参与进来,切身体会到播种与收获,艰辛与快乐。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永定分校

2014年,学校有了第一块学圃园,在外聘技师和本校科学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可以参与翻地、整畦、选种、播种、育苗、施肥、搭架的种植全过程。


人大附中丰台学校

人大附中丰台学校2018年10月组织学生们到南宫农耕文化体验园,体验纯天然科普采摘活动。

古人讲:“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是致力于观念培育,让孩子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其实更是重在教孩子如何从劳动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学会珍惜身边的美好事物。


  • 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0号新海大厦6层北区
  • 010-82666626
  • hdjyjjh@163.com
  • 版权所有:北京市海淀教育基金会    京ICP备160287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