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期】探索创新,海淀区完成《北京市幼儿园办园质量督导评估指标》初步解读
2020-08-06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北京市幼儿园办园质量督导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京教学前〔2019〕1号),进一步完善海淀区幼儿园督导评估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海淀区“支持性督导”工作模式,为督学和幼儿园提供有效支持,增强我区督学督导评估工作能力,提升我区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自2019年10月开始,我区教委督政科探索完成了《北京市幼儿园办园质量督导评估指标》解读工作。

指标解读是在遵照北京市基本标准规范基础上,根据海淀督评工作经验,对120条指标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梳理,添加了利于理解和使用、富有海淀特色的内容。每条指标基本包含5块内容,即除《北京市幼儿园办园质量督导评估指标》原定的指标内容、评分细则和信息采集方式外,添加了两项具有海淀特色的内容:补充说明和案例,这两项内容均是基于我区近几年尤其是去年督导评估实践经验基础上提炼形成的。补充说明是对指标重难点或易有歧义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或者对信息采集方式进行细化或说明。案例是以具体、鲜活的实践经验展示本指标的内涵,更有利于对指标内涵的把握和理解。

为使督评标准解读工作科学、有序,督政科制定工作计划,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充分研讨评估指标,确定指标解读内容。督政科与首师大学前教育学院合作,于2019年10月22日、23日,组织三十余位督学进行了三场《北京市幼儿园办园质量督导评估标准》指标研讨会,研讨会上督学们对《北京市幼儿园办园质量督导评估标准》中所有指标进行了逐条研讨,并确定了用生动活泼的案例对指标进行解读,同时提供了部分典型案例。2019年12月11日,组织全体督学分五组对指标内涵和案例进行了再次研讨,深化对指标的认识,继续补充督评案例。

第二阶段,深入挖掘优秀经验,形成《指标解读》初稿。为了深入挖掘督评优秀经验,2020年3月在疫情期间,督政科通过电话、微信多次与督学和专家沟通交流,组织34位督学先后多次补充完善指标解读典型案例,并经专家专业概括提炼,于2020年4月中旬形成《北京市海淀区幼儿园办园质量督导评估指标解读》(以下简称《指标解读》)初稿。

第三阶段,认真审阅修改初稿,完成《指标解读》编辑。2020年4月中下旬邀请了14名兼职督学对《指标解读》进行多次审阅修改。5月督政科全体人员对《指标解读》进行整体审阅、修改、把关。6月16日再次组织部分督学针对《指标解读》审阅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修改。6月17日-20日邀请了4名学前教育专家对《指标解读》进行了最后的审阅把关、定稿。6月底,通过借助专家力量和兼职督学经验,督政科顺利完成了《指标解读》编辑工作。

目前,指标解读共6万多字,其中海淀区独有的补充说明188条,案例104个,共计4万1千余字。指标解读的目标明确,脉络清晰,便于操作,希望对规范办园和提高教育质量起到引领指导作用。下一步,我们将把指标解读印发给全体海淀督学和区域内所有幼儿园、社办点,使《指标解读》成为幼儿园和督学的“蓝皮书”,使海淀区幼儿园督导评估工作更加持续、科学、健康发展,不断促进海淀区幼儿园办园质量提升。

本文来源:海淀教育督导

  • 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0号新海大厦6层北区
  • 010-82666626
  • hdjyjjh@163.com
  • 版权所有:北京市海淀教育基金会    京ICP备160287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