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海淀区教育招生和考试中心书记、区教育工会兼职副主席马红做客海淀区家庭教育大讲堂,在线为全区考生及家长解读新高考落地元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新政策。
马红:海淀区教育招生和考试中心书记、区教育工会兼职副主席,分管高考招生工作,从事招生工作20多年。
今年也是马红第9次作为主讲嘉宾走进海淀区家庭教育大讲堂。受疫情影响,讲座采用视频直播形式,全区12000余名高考考生及其家长通过网络走进大讲堂,聆听有关高考志愿填报的智慧分享。
马红老师从熟知志愿政策、清楚投档规则、了解大学专业、参考相关数据、熟悉填报流程五个方面为考生家长答疑解惑。
要点一:志愿设置
高考志愿按批次设置。本科志愿设置两个批次——本科提前批和本科普通批。
大部分考生会涉及本科普通批,有一部分考生会既报考本科提前批又报考本科普通批。
01:本科提前批
本科提前批分为普通类和艺术类,只能二选一,不能兼报。对于非艺术类考生,只需考虑普通类志愿。
普通类分为A、B两段:
A段:
A段设置两个顺序志愿。
B段:
B段设置20个平行志愿。
02:特殊类型志愿

取得资格认定的考生须将资格认定高校填报在该志愿中,方能享受相关特殊类型招生政策。
特殊类型志愿在本科提前批录取结束后、本科普通批录取开始前录取。
03:本科普通批
本科普通批可以填报30个平行志愿。
04:征集志愿
本科提前批普通类的A段、本科普通批在正式志愿录取结束后,都会安排征集志愿。参加征集志愿的都是正式志愿录取没有完成计划的院校专业,征集志愿是正式志愿的补充。
要点二:院校专业组
这是今年填报志愿政策最大变化。
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和不同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将所有招生专业划为五个专业组。
要点三:调剂范围

一些院校对专业调剂有特别的规定:

要点一:投档规则
对于高考来讲,大学录取有两种投档规则:顺序志愿和平行志愿。
这两种投档规则是完全不同的。需要填报哪个批次的志愿,要注意不同的投档规则,不同的投档规则,决定我们选择的学校和学校排列的顺序。
01:顺序志愿
在进行录取时,所有院校都同时录取第一志愿考生,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再同时录取的第二志愿考生。
如本科提前批A段外交学院某个院校专业组。
对于顺序志愿,第一志愿最重要。志愿的顺序对录取结果起的作用非常大,相同成绩、报考相同院校专业组的考生可能因为志愿顺序不同而导致录取结果不同。在考虑本科提前批A段志愿时,一定要把最贴近自己实力的院校专业组放在第一志愿,以便增大录取机会。
02: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的三个要点:
平行志愿分数最重要
首先,将没有被上一批次录取的考生按照高考成绩总分从高到低排成一队,按照从高分到低分逐一考虑考生的志愿,所以说,平行志愿分数最重要。
平行志愿有顺序
平行志愿理论上没有顺序,但是在实际投档时是有顺序的,是按照填报的院校专业组的排列顺序进行投档。
面对30个院校专业组,我们没有往年的准确录取数据可以直接作参考,考生和家长对于大学和专业的认可度应该是稳定的,建议大家结合往年录取的排名位置,根据自身情况最心仪的院校专业组排在前面,以此类推。
平行志愿一轮投档
平行志愿执行一轮投档的规则。全市的每一个考生只有一次投档的机会,也就是一次进门的机会,而不是30次。
如:某考生在录取时,志愿1满额,看志愿2,志愿2满额,看志愿3,志愿3没有满额,市高招办将考生的电子档案投到志愿3,由院校决定是否录取以及录取的专业。
如果投到了某所院校的某个院校专业组,因为不服从调剂被大学退档了,将不会再进行本批次投档。
建议考生选择院校专业组后,尽量选择“服从院校专业组内专业调剂”,避免被大学退档。
要点二:同分投档规则
在投档时,当报考某院校专业组的同分考生数量大于该专业组的计划余额时,需要按照同分投档规则进行投档。
投档和录取是两个不同的工作环节,投档不是录取,先进行投档,再进行录取。
市高招办将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招生院校后,由招生院校完成录取工作,录取时招生院校在考察进档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情况下,进行分专业录取。
要点三:专业录取规则
院校专业组内专业的录取有规则,投档后录取到哪个专业,各招生院校会有不同的录取规则。
各高校的专业录取规则主要有以下三种:
01:分数优先
跟平行志愿录取规则相似,就是对专业志愿的“平行录取”办法。
选择“分数优先”专业录取规则的志愿,分数最重要。
02:专业优先
也就是 “专业清”,类似于顺序志愿投档规则,就是指考生投档到某高校后,该高校将“优先安排所有进档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如果第一志愿专业生源充足,往往第一专业就录取满额,其他非第一志愿报考这个专业的考生即使分数再高,原则上也没有机会被录取到该专业。
选择“专业优先”专业录取规则的志愿,第一专业最重要。
03:专业级差
什么是专业级差?举例,东北师范大学的《招生章程》中规定,“对于进档考生,按照实考分由高至低和专业志愿由先至后顺序,结合专业志愿分数级差进行录取;第一、第二专业志愿之间级差5分,第二、第三专业志愿之间级差3分,其他专业志愿之间级差为0分。”
分数级差这种规则是按投档考生的专业志愿顺序,同时考虑专业志愿和分数的录取规则。它能够比较好地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也考虑了考生的分数因素。
选择“专业优先”专业录取规则的志愿,第一专业最重要。
要点四:录取方式
高校在京招生全部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录取时,招生院校只看到考生的电子档案。
电子档案包括:
要点五:录取顺序
在录取过程中,按批次顺序依次进行录取。
本科录取顺序是:
1 零批次(强基计划、港澳地区院校)录取
2 本科提前批普通类与艺术类同时录取
→本科提前批普通类A段正式志愿→本科提前批普通类A段征集志愿→本科提前批普通类B段正式志愿
3 特殊类型志愿录取
4 本科普通批录取
→本科普通批正式志愿→本科普通批线上征集志愿→本科普通批降分征集志愿
5 之后进行专科各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
要点一:了解大学
近些年考生家长在考虑志愿时存在几个误区:
误区一:“望名识大学”。报志愿之前,不少家长和考生并没有认真研究一下高校的历史和实力,对于高校的理解充其量停留在从校名上“下定义”。
误区二:非某一所名校不去。比如“非北大不去”、“非浙大不去”等等。
误区三:外地不如北京的好。宁可上北京的普通院校,也不考虑外地的211院校。
考生在选择大学时,应该从以下方面对多所大学进行深入的了解、全面的分析,从中选择理想的学校作为自己的志愿。
要点二:了解专业
高考志愿不仅要选择学校,还要选择专业。
01:报考条件
专业选考要求
2018年5月,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向社会公布了《2020年拟在京招生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专业特殊要求
单科成绩
一些外语类专业会对外语单科成绩提出要求,一些理科专业会对数学单科成绩提出要求。如北京语言大学要求报考英语、日语和翻译(汉英法)专业,于满分的90%(5分),且高考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满分的90%(135分)。
面试要求
本科提前批普通类A段的部分院校(专业)需要面试,如外交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需要在填报志愿后面试。报考需要面试专业的考生要特别关注招生院校的面试信息,不要错过了面试。
身体条件
有些大学会对一些专业提出身体条件要求。
飞行驾驶专业、轮机专业对身高、视力有要求。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要适当考虑身高,原则上身高不能低于1.55米。
02:了解专业
专业内涵
报考时一定要了解专业的内涵,不要望文生义,只从字面去考虑专业。有些考生和家长选择专业时只是从专业的名称去理解专业。这样考虑专业是片面的,要了解专业的内涵。
要了解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比如北京工商大学的金融学专业,需要考生的数学基础要好。首都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需要考生的生物、化学、物理和数学基础都要好。
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以后的发展如何?都是需要考虑的。
举例:车辆工程专业
对于车辆工程专业,不同的大学研究的方向也各不相同。
由此可见,了解一个专业,一定要全面了解专业的内涵。
大类招生
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进行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大部分高校通过实施大类招生“宽口径厚基础”培养人才。
按大类录取的学生,入学后将按学科大类统一组织基础教学。1至2学年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就业意向及学校的教学资源等情况,选择其中一个专业继续学习。
大类招生减少了考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打破了学科界限,有利于交叉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也更有针对性。
考生在填报大类招生志愿时要关注三个方面:
新增专业
近些年,大学设置了许多新专业,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专业调整促进专业的发展,办出学校的特色,提升大学的办学水平。
比如现在比较时髦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这些都是紧跟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专业。中国人民大学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北京林业大学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北京交通大学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同济大学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这些专业都是新增专业。至于这些新专业以后就业前景怎么样,还有学科的底蕴、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等,这些在考虑填报这些专业时要注意了解。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考生家长要综合多种因素考虑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03:选择专业
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专业。考生自己喜欢,考得上,学得好,就是好专业。选择专业因人而异,要结合考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
出分前可以查到的参考数据:
出分后可以查到的参考数据:
要点一:招生专业目录
《招生专业目录》是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唯一依据。
分批次、分院校、分院校专业组、分专业列出。考生在使用《招生专业目录》时,应做到六看:
1 一看类型
报考普通类考生,只看普通类部分。报艺术专业的考生看艺术类专业部分。
2 二看批次
各批次的招生院校及专业信息要到相应的批次部分查看,不要找错。考生要把志愿学校和专业填到相应的批次栏目中。
3 三看院校
在科类、批次已确定无误的情况下,查找所报考院校的信息,要看清院校的代码和要求。
4 四看院校专业组
每个院校分若干个院校专业组,以“{ }”标注“院校专业组编号”,每个院校专业组标注了该组所有专业的选考科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要求。
5 五看专业
确定院校后要看清所报专业信息,特别是要注意限报要求。还有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计划数。
院校名称前面的四位代码是院校代码,专业组前面是专业组编号,专业名称前面的两位代码是专业代码。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后面的数字是院校及专业的招生计划数。专业名称前面的数字是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后面的数字是计划招生数。
6 六看标记
要看清几种特殊的标记。
■—该专业需要面试。
★—以美术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课成绩录取的专业
☆—以在统考合格基础上的校考成绩作为专业课成绩录取的专业
提醒注意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准院校代码、院校专业组编号和专业代码。院校代码、院校专业组编号及专业代码要以《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要点二:招生章程
各高校的《招生章程》是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资料。各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在阳光高考平台上向社会公布。阳光高考网址为:gaokao.chsi.com.cn。考生家长要登陆阳光高考平台详细阅读感兴趣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
各院校的招生章程大致包括如下内容: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公办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招生计划分配的原则和办法,预留计划数及使用原则,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
要点三:近三年专业录取分数分布统计
《近三年专业录取分数分布统计》俗称“大厚本”。今年由纸质版改为了电子版,考生家长可在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下载。考生家长可查看到各招生院校各招生专业录取分数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可以由高到低排列出院校顺序和专业顺序。
还可以分析出往年征集志愿情况。
如果实际录取人数与正式志愿录取人数相等,则说明该校当年没有参加征集志愿。
要点四:参考数据分析
可以从录取最低分统计中对院校进行大致排序,与近三年高考考生分数分布统计分配合使用,分析出每所院校录取成绩的大致排名,为考生大致定位做参考。
要点一:时间方式
要点二:填报流程
填报志愿主要有以下五个步骤:
登陆系统——选择类型——填写志愿——提交志愿——核对志愿。
下面具体介绍填报志愿流程:
强调一点:考生要保管好密码。
密码是考生在去年11月高考报名时自己设定的密码,如果考生忘记了密码,可以通过网站上的找回密码功能重置密码。
考生要有安全、保密的意识,不能随意向他人透露密码。如果因密码外泄所产生的后果由考生自己承担。
1)在院校栏中输入4位院校代码,2位院校专业组编号,在专业栏中输入2位专业代码。输入代码后会显示相应院校名称、院校专业组名称和专业名称。注意:最大的变化增加了“院校专业组编号”,不能漏填。
2)填报志愿时要按照顺序填写志愿,中间不能有空项。如:一个批次的志愿,不能不填写一志愿就填写二志愿。一个院校的专业不能不填写一专业就填写二专业。
3)每个志愿还要填写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
4)填报志愿时,如果填写了错误的代码,系统会提示。如将本科普通批不招生院校的代码填在本科普通批,系统会弹出错误信息。又如,填写专业与自己的选考科目不相符,系统也会报错。注意所选专业的选考科目一定要符合专业要求。
建议先填草表,核对准确后再上网填写,这样比较快比较准确。
网上填报志愿期间,考生可随时登陆填报志愿页面查看或修改志愿。7月31日20点以后,考生的志愿信息不能进行更改。建议提早填写。
考生填报志愿完成后,建议打印出考生的志愿表,认真进行核对。
此外,家长和考生们
还可以用百分位的方法
来划定备选院校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4ODI2NDg0Ng==&mid=2247486747&idx=1&sn=b3cb8f4412724ff0f59abfaf6ac53a0c&scene=21#wechat_redirect
了解更多内容
最后,“海淀教育”
祝愿所有考生
升入理想的大学!
对了,听说中考报志愿
也将有专业老师
来到海淀区家庭教育大讲堂
为考生家长们详细讲解相关政策
敬请期待